陈婉真说故事》从台湾历史看 我们与俄的距离
台湾仅存日露(俄)战争纪念碑现址 ,在苗栗县通霄虎头山上,居高临下,远眺台湾海峡视野极广。1905年5月,虎头山的通信兵发现俄国舰队蹤迹及时通报,让日本海军得以在对马海峡大败俄罗斯舰队。日俄战争胜利后,总督府在此处建立了「日露战役望楼纪念碑」。(图/陈婉真摄)
作者/陈婉真
俄乌开战,罕见的在台湾引起很大的关注,关注程度比起香港反送中运动引发的「亡国感」有过之,无不及,尤其是这次台湾人对于「自己的国家自己救」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。
在实际距离上,台湾离俄乌两国都很遥远;然而,在近代史上,台湾和俄国的关係算是相当密切的。算起来,台湾和俄罗斯的「距离」一直很近。
先说日治时代的1904年,也就是台湾割让给日本的第9年,发生历史上着名的「日罗(俄)(日本人翻成罗西亚或露西亚)战争」。
开战之初,西方列强没有人看好日本会赢,帝俄那么大,日本那么小,有媒体以老鹰抓小鸡的漫画形容两国的「不对称战争」。结果出乎各国的意料之外,日本打赢了,那是近代史上亚洲国家首次击败欧洲大国。直接的影响是帝俄瓦解,俄国大革命成功,它不但深深影响世界各国,更是共产国际的最大胜利。
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鲁迅为此弃医从文;孙中山也说:「我们认为俄罗斯败于日本可以被视为东方击败西方。我们视这次胜利为我们的胜利。」对于当年革命党人推翻满清,甚至后来的五四运动,中国共产党的崛起,都有一定的影响。
日本殖民地的台湾,从1898年开始普设国民学校,教育普及率大为提高,这些受日本教育的台湾人逐渐认同自己是日本人,对于小小的日本能够打败帝俄,光荣感也大为提升。特别是历任台湾总督中的乃木希典(第三任,1896.10.~1898.2.)、儿玉源太郎(第四任,1898.2.~1906.4.),及后来的明石元二郎(第七任,1918.6.~1919.10.),都是日俄战争中极为重要的将官,儿玉源太郎更曾带职赴前线指挥作战。
因此,日俄战争结束后,儿玉总督特别把一些战利品带回台湾,向圆山饭店现址的台湾神社「奉纳」,其中着名的有「日本海战捷纪念碑」,及「奉献兵器碑」等。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以后,有些武器下落不明,有的则移到位于台北市贵阳街的国军军史馆。目前圆山仅剩一座基座,上面却被换成于右任所写的「剑潭胜迹」碑;而献兵器碑原址则被改为虚构的太原五百完人纪念冢。国民党掩盖历史的「偷天换日」手法可谓高明无比。
由于位处偏远,日治时期的纪念碑及大砲得以原样保留,该大砲应是日俄战争战利品,可惜现场找不到任何解说或考证文。(图/陈婉真摄)
另外,战争中,俄国陆军大败后,试图以海军反击,派出波罗的海舰队绕过大半个地球,经过台湾攻打日本,为此台湾及澎湖一度戒严,总督府在苗栗的虎头山设置「望楼」,监视海上的动静。1905年5月,虎头山的通信兵发现俄国舰队蹤迹及时通报,让日本海军得以在对马海峡大败俄罗斯舰队。
日俄战争胜利后,总督府特别在通霄建立了「日露战役望楼纪念碑」。昭和13年(1938年)又在附近盖了通霄神社。这个望楼纪念碑战后被驻军涂掉,改名为「台湾光复纪念埤」,连「碑」字都写错,解严后地方政府于1998年重修时还消遣了它一下。
原本的「日露战役望楼纪念碑」,战后被改名为「台湾光复纪念埤」,连「碑」字都写错。(图/脸友提供)
战后初期,台湾家家户户都有人定时到宅寄换药包,就是準备一些常备药品以供不时之需,其中有一种「征露丸」,直到现在还买得到。它可以说是腹痛或消化不良时的神药,但那种药的味道很重,民间称之为「臭药丸仔」。原来它是日本兵在日俄战争时随身携带的药品,或许它是日本人进驻台湾初期深受瘴疠之气所苦才研发的药品,取名为征服露西亚的药丸,普丁如果知道的话,说不定也要对日本开战了。
已废止使用的台铁宜兰线三瓜子隧道,位于新北市瑞芳,已登录为新北市历史建筑,惟尚未开放。隧道口有明石元二郎总督的题字(3排右):「至诚动天地」。(图/脸友提供)
回头来谈日俄战争的大功臣,当时的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曾说:「明石元二郎一人的成果,超越日本满洲20万大军。」而日本人的评论则说:「没有乃木希典大将,旅顺也能拿下;没有东乡平八郎大将,日本海大海战也能赢;但没有明石元二郎大佐,日本绝对赢不了日俄战争。」
简单讲,明石元二郎在日俄战争期间,主要是在欧洲从事谍报工作,我们看这次俄乌战争,也可以明显看出乌克兰的情报及资讯来源远胜过俄军,才能发挥以小击大的功能。
明石担任台湾总督期间,更是发挥拼命三郎的干劲,就任10个月内就完成多次巡视全岛的工作。彼时的台湾,除了西班牙流感之外,霍乱、鼠疫、脑炎等流行病都夺走相当多人命,明石总督终于也感染了西班牙流感,病情严重,医师勉强救回,身体已大为虚弱,而于返日述职时死在故乡福冈,是唯一任内死亡的台湾总督。家人依其遗愿,将他的遗体运回台湾安葬,成为唯一葬在台湾的总督。
唯一于任内逝世并葬于台湾的总督明石元二郎,家人遵其遗愿葬于台湾。图为明石遗愿及葬礼旧照。(图/脸友提供)
老一辈受过日本教育的台湾人,都对这位明石总督感念万分,他短短不到一年半的任期内,致力改革官制,确立三审制度,兴建纵贯公路,铺设海线纵贯铁路;并创立台湾电力株式会社,将日月潭水力发电计画,及乌山头水库定案;广设职业学校,奠定台湾未来发展工业的基础。
而西班牙流感也因他召开医学大会,会中作成各级学校停课的决议,才使得疫情慢慢趋缓。
明石总督葬在台湾的目的是希望死后做鬼也要保护台湾,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,战后他的坟墓附近违建林立,直到陈水扁担任台北市长整治14号公园时,被遗忘多年的明石坟墓差点无处搬迁,幸有热心人士协助移葬至三芝,继续守护他深爱的台湾。
以往曾有人自命为美丽岛战神,从这段历史看起来,真正称得上福尔摩沙战神的,实非明石总督莫属。
至于国民政府来台湾之后,从我们上学的第一天,学校就教我们唱反共抗俄歌,每天「朗朗上口。在那戒严的年代,报章杂誌是不允许有毛泽东等「朱毛匪帮」的照片出现的,倒是俄寇赫鲁雪夫的照片不会被禁。因此我们那时的学生只认识俄寇头子史达林、赫鲁雪夫等「苏联大鼻子」,毛匪泽东在报章杂誌上的照片,就全被剪洞开天窗了。
作者简介
陈婉真,曾担任《中国时报》记者、美国《美丽岛週刊》创办人、立法委员、国大代表、台湾产业文化观光推展协会理事长、绿色台湾文教基金会执行长等职务。
她生于彰化县,从小立志当新闻工作者,台湾师範大学毕业便后顺利考进中国时报,仗义执言和使命必达、务实求真的精神,让她在新闻界以犀利观点闻名。
她在戒严时期挑战禁忌,即投入政治改革,因此成为黑牢里的政治犯,但是无畏无惧的坚持理想,不论蓝绿执政,从不向威权低头。
现在是自由撰稿人,想记录主流媒体忽略的真实台湾故事,挖掘更多因为政权更迭而被埋没的历史。
陈婉真说故事》落实全民国防 推动全民皆兵王凡看西潮》“Respect”═艾瑞莎・弗兰克林音乐魂的归处谈古论今》细说尼加拉瓜总统奥蒂嘉夫妇的黑历史 陈婉真说故事》林雀薇家族的「匪谍」故事陈婉真说故事》永远的街头「冲组」邹木树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AD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hcdhs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