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冬后首波寒流将来袭! 重症医呼吁少做「2件事」:最严重恐失温猝死
潮健康/编辑部
近日北台湾明显湿冷,且根据气象报导指出,此週週末(17、18日)将出现入冬后的首波寒流,北台湾低温可能将下探10度以下。重症医学专家黄轩医师于社群贴文表明,气温骤降前民众应做好保暖準备,寒流起码要做到「10件事」,并避免错误的保暖行为,造成身体急性伤害。
北部低温将降至10度以下! 医:寒流来袭前做好「10大措施」
饮食方面,黄轩医师建议每天至少吃一餐「热食」,汤麵、热汤等皆可适度食用;不过要注意过于滋补的羊肉炉、姜母鸭、人参鸡等锅物不要过量、以免「补过头」影响身体,麻辣锅等汤头更要节制,避免将过多的钠含量与油脂吃下肚。另外,建议多摄取蔬菜与水果,帮助体内的核心体温升高。
至于出门在外,衣着的挑选也须谨慎。穿着上可先以轻薄的内衣或发热衣为基底,搭配亲肤性高的针织毛衣维持体温;最外层则可搭配羽绒衣及风衣,以三层穿搭为主,可视温度变化增减衣着。另外,透过袜子保暖对于慢性病患或末梢血管病变族群至关重要,建议选择密封度良好的鞋袜,或选择IPX-8以上防水等级的鞋款,避免因下雨、吹风导致下肢暴露于湿冷环境。
黄轩医师提醒,民众切勿认为在室内就不会有失温的危险;事实上就寝前更要做好保暖工作,例如棉被应具备保暖、御寒的功能。若棉被不足以御寒,则可穿着发热衣、长袖内衣或毛帽入睡。衣物若过于冰冷、无法晾乾,穿戴前应用吹风机吹乾、并用除湿机全天候除湿。
「早上时身体体温处于全天的高峰,此时穿着湿冷的衣物,可能会导致身体降温速度变快、引起失温的风险!」
保暖小物不建议睡觉使用! 医曝3物件恐有「灼伤」风险
居家保暖方面,黄轩医师表示,如欲需要使用电暖器,附带风扇的对流款式可加热整个空间,会是比较好的选择。电暖器置入安全开关,如果翻倒可自动关闭减少危险,也要谨记远离儿童或宠物。天冷时仍可维持运动习惯,可在健身房或进行室内锻鍊,例如跳绳、伏地挺身,帮助身体发热。
除了电暖器之外,民众亦可适度搭配保暖小物,例如手套、耳罩、口罩、围巾、暖暖包等,目前有许多电热毯、暖枕、暖手蛋,都附有USB充电功能,但并不建议在睡觉时使用,避免夜间时电子产品温度过高,造成皮肤灼伤。
寒流来少做「这2件事」! 重症医警告:最严重恐失温猝死
不少民众认为抽菸或饮酒可以保持身体的温暖,事实上在冬天这样做,反而有潜藏的高致死风险。黄轩医师举例,以抽菸来说,冬季时人体感官较为迟钝、麻木,抽菸者往往因受不了寒风而大口吸菸,吞下比平常多出好几倍的有害物质,导致血管收缩剧烈,无形中使血管变窄、变硬、变脆,升高血压,增加中风与心肌梗塞风险。
而酒精虽然能刺激血管扩张、加速血液循环,产生温暖的感觉,不过其带来的温暖感受并不能持久;相反地,酒精将导致体表血管舒张、鬆弛,使体热的散发程度加快。在这样的状况下,血管来不及收缩,身体御寒能力反而下降,更容易受寒、感冒,甚至增加失温与猝死机率。
寒流来袭,民众要谨记少碰菸酒,卫福部国健署也提醒,夜间与清晨时体温较低,睡觉前应将保暖衣物备于床边,半夜或早上起床,应先在床上活动四肢或伸展暖身,促进血液循环、早起时也可多喝温热开水。慢性病患者或长者如有身体不适的状况,应尽速就医治疗,避免心血管或三高问题恶化影响其他器官。
延伸阅读:北部气温骤降! 出门没做到「8件事」 当心中风、心血管疾病爆发天冷泡汤差点没命? 吃锅等于「虐待心脏」? 医师吁入冬前做好「3大準备」
原文出处: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HJ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hcdhsl.com